“七溜八溜,不离福州。”这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句俗语,饱含着浓浓的故土乡情。
“早些年,是因为福州人乡土观念重,不愿走;现如今,是因为福州生态好、环境好,宜人宜居宜业,不会走。”坐在夜游“闽江之心”的游船上,登船赏景的当地老人一边喝着安溪铁观音,一边与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的记者聊了起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闽江之心”是福州市“两江四岸”核心段品质提升改造工程的“重头戏”,也是福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之一。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福建着力构建的生态文明建设蓝图中,除了人居环境的“美”,还有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美”。“我们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健全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探索美丽福建建设实践模式,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生态需求。”福建省生态环境厅领导介绍,福建省参加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3年优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并居全国前列。
“为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政府的政策必须到位,企业个体也要担起责任。”福建省泉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抓好绿色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泉州坚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并建立完善绿色制造标杆培育机制,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
“我们在生产全流程引入新技术,助力降能耗、减排放,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某大型纺织企业执行总裁苏成喻介绍,企业的绿色转型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需要,也是客户对更健康更环保产品的需求。
无独有偶。某鞋服新材料研究院加大科研力度,在设计环节、材料选用、工业制作流程上,以“单材化”“循环化”为基本原则,着力解决鞋服原材料不可再生、鞋底材料难重复利用等问题,实现绿色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广大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家生产卫浴产品的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使得旗下卫浴产品生产流程每年减少的排水量相当于杭州西湖的蓄水量;某工业中心通过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先进电网控制系统”,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要实现标本兼治,不仅要从“上游”减排,也要在“下游”治理。
海域清淤、红树林人工种植、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整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漳州市政府从“生态+”发展模式、城市内河治理、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持续探索治理方式创新,让城市留得住绿色、守得住美丽,成功入选“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无论是“闽江之心”改造为生态“增”颜色,还是各大产业调整发展模式为生态“减”杂色,抑或是治理黑臭水体等为生态“亮”底色,都折射出福建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全方位、多层次的努力。“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各行各业应齐心协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福建省发改委一名领导如是说。
)(向黎鸣 洪 治)
标签:
“早些年,是因为福州人乡土观念重,不愿走;现如今,是因为福州生态好
2018年底转型成为职业马拉松运动员前。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卢星吉)27日更新的新一期女子高尔夫运动员
6月27日,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这是时隔四年
新华社广州6月27日电(于晓泉、张彬)根据中越两军相关协议和年度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