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短讯!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探索创新“研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勇敢追梦,奔向星辰大海

  • 2023-06-17 05:54:17 来源:解放军报

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天健卫星实验室里,一颗崭新的方形卫星模型引人注目。


(相关资料图)

“成功了!”看着眼前的卫星模型动了起来,该校学员袁佳柠兴奋地说,借助“数字镜像”实验平台,这颗卫星模型接收指令并做出相应动作时,太空中的卫星便会做出完全相同的动作。这一研究成果,让卫星操控变得更加直观清晰、简单易懂。

“我们利用‘天地数’三方镜像系统,让学员真切体验卫星设计、研制、测试、管理全过程。”天健卫星副总师、该校宇航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杨露介绍,为有效培养学员创新能力,他们坚持“研训一体”,推动人才培养端口前置、产学研有机衔接,让最新科研成果以最快速度进入课堂、进入教学、进入实践。

实时操作完成发射监视、同步播报箭星状态……这些平时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画面,如今该校学员可以亲身体验。测控教学中,该校协调统筹30余个测控站和30余颗在轨卫星,打造集“测控、运控、综合运用”于一体的航天测运控与应用大平台,采取任务牵引的方式,让学员在操控台前自主完成多个站点的接力测控调度,“零距离”体验测控任务全流程,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部队需求侧精准对接。

浓厚的科研氛围、鲜明的实践导向,为该校学员快速成长成才插上创新的翅膀。

夏夜的天文观测台上,该校天文兴趣小组几名学员正在执行“探月追星”计划。

“快看!那就是月海。”利用自行组装架设的天文望远镜,“探月组”成员成功拍摄到月球风暴洋的清晰图像。

另一边,“追星组”成员利用专业相机,在教员许洁平的指导下,按照计算好的时间和位置,捕捉空间站过境轨迹。经过反复测试拍摄和图像处理,一幅绚丽的“天宫”运行轨迹图呈现在眼前。

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在该校屡见不鲜。航天科技、数学建模、电子技术、军事知识等种类齐全的兴趣小组,“瞭望”“求索”“星火”“格物致知”等形式多样的讲堂讲坛活动,为学员开展科创实践、拓展多维视野提供了丰富平台。

该校领导介绍,他们还常态邀请航天领域知名专家与学员互动交流,促进课内课外教育有机融合,激发学员科研热情,让求知、创新的活力动力在“开放、自主、合作、探究”的浓厚氛围中不断喷涌。

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推进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该校按照“厚基础、强素质、重实践”的总体设想,打造“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班”,遴选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员实行小班教学,通过双向选择方式为每名学员配备导师,为学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铺路搭桥。

学期过半,该校“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班”导师朱卫纲第三次来到学员队,指导两名学员备战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只要科研有需求,导师就会跟我们一起集智攻关。”学员邬苏秦指着自己的学习进度表说,每学期一开始,导师都会为她制订一套专属学习计划,引导她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作为全军唯一一所系统培养航天人才的综合性院校,该校肩负着培育一流航天人才的使命任务。学校创办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以航天工程指挥长、总师为代表的优秀人才。追寻前辈足迹,一批批航天“后浪”在追逐星辰大海的征程中奋楫扬帆、阔步前行。

朝阳初升,新的一天来临了。学校礼堂楼顶“忠诚、严实、创新、卓越”8个红色大字,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短短8字校训,为新一代航天英才指明了奔赴星辰大海的方向……

上图:该校学员开展研学活动。 王溶震摄(姚家宁 谭 安)

标签:

推荐阅读

短讯!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探索创新“研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勇敢追梦,奔向星辰大海

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天健卫星实验室里,一颗崭新的方形卫星模型引

陆军某旅模拟训练提升实战本领|全球头条

接到指令,陆军某旅列兵欧艺华冷静应对、娴熟操作,新目标很快被锁定。

提升指挥员的战术素养 全球信息

在抗美援朝空战中,新成立的“王海大队”因为吃透了美空军大机群作战灵

天天热门:武警广西总队机动支队叠加特情淬砺反恐尖刀

本报讯陈鑫、特约记者许东报道抓捕“暴恐分子”途中遇河流阻断,紧急实

第73集团军某旅应急快反锻造防空天网 今日最新

本报讯吴淮江、周靖报道近日,第73集团军某旅官兵机动至浙西某地,展开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食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