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就像高楼建筑的钢筋骨架,骨骼连缀肌肉,形成人体支架。做科学,也是需要一种支撑的。”
【资料图】
每当科研攻关遇到瓶颈时,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郭征都会用这句话激励自己。
郭征的父亲是原第四军医大学首批学员。那年,郭征决定向骨肿瘤发起进攻时,父亲曾给他讲过骨科创始人陆裕朴的故事:“当年,为了让带回国的器械能延长使用年限,陆教授买了3000多个各种型号的备用螺钉。”
看着那些陈列在展柜里的手术器械,郭征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烟尘——
1955年5月,太平洋的海风吹拂着新中国首批旅美学者陆裕朴。回国前,陆裕朴变卖了一切可以变卖的东西,购买了骨电锯、石膏电锯等全套骨科手术器械。
用科学为国效力,是一个远行赤子内心的信仰。回国后,陆裕朴在原第四军医大学建立骨科,完成世界首例十指完全离断再植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科学大道上从来没有坦途,科研攻关需要攀过一座座险峰。战创伤所致的严重复杂骨缺损修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解决这个与广大官兵密切相关的医学难题,是陆裕朴多年的心愿。
1994年,骨科教授胡蕴玉深思熟虑后,把研究目标瞄准了这一难题。实验室、手术间,奋力攻关无数个日夜后,他们最终研制出“抗感染活性骨”,填补了国内外医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与此同时,围绕大段骨缺损的创新研究也开始着手进行。“骨头肯定是原装的好,缺损的骨头能不能给它‘种’出来?”骨科教授裴国献带领团队,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开展研究,采集患者自身细胞,形成“组织工程骨”复合物,再种植到体内骨缺损处。
经过18年探索攻关,裴国献带领团队用“种”骨头的方法,为一名患者“再生”了缺损的胫骨。这是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技术的成功实践,也是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重要开端。裴国献感慨道:“一项研究成果的产出,并非一蹴而就。这种沉淀需要日积月累。”
10多年前,从事骨肿瘤研究的郭征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借助3D打印技术修复重建大范围骨缺损?
克服重重困难,郭征瞄准科技前沿,仅用3年时间就将这一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完成金属3D打印个体化定制假体全球首例人体植入。
从陆裕朴开创骨科、胡蕴玉研发“抗感染活性骨”,到裴国献攻关“组织工程骨”,再到郭征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骨缺损精准修复……几十年来,空军军医大学科研人员接续攻关,严重复杂骨缺损修复相关研究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是一种少有的坚持,几代人做好一件事。”回望探索之路,郭征科研报国的信念愈发坚定。(■艾文波 丛墨涵)
标签:
每当科研攻关遇到瓶颈时,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郭征都会用这句话激励自己。
本报讯刘应、易定报道近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培侨中学等10余所香港大中学校学生...
编者按去年以来,着眼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推动纪律教育有位置有人抓、有方法有手段、有机制有...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7日发布系列公告,明确延续和优化实施多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
陈燕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副护士长,记者见到陈燕时,她正在科室内忙碌着,核对病人信息...